Skip to content
半  山:小品中的大氣象

半 山:小品中的大氣象

文/半山

        小為形,曰微,細也。品為行,曰嘗,體味也。故小品即仔細品嘗玩味之意也。如餐中之小酌,酒後之行茶,無不是放懷舒性之為,是故,此間足可見散淡與天真。《中庸》曰:“致廣大盡精微”,道家亦有言:“其大無外,其小無內”。其意是言,廣大至極與精微至極其質一也。小品雖微其境大焉。況歷代小品皆是畫者發於胸中所愜,雖不極視覺之激撼,然卻常養人之泰和,亦足以振奮精神,令人神悅而機暢。

        縱觀畫史,小品繪畫之興盛,當以兩宋為最。覽先賢之遺跡,可見當時小品其形大多為圓,成器於團扇,或方,成形於屏風、燈片。題材甚廣,山水、人物、花鳥無不勝擅,此間尤以山水最是可人,一時間流派林立,名家競起。史料中載六朝梁有畫家蕭賁,喜作畫於團扇之上,時人姚最於《續畫品》中,言 “其嘗畫團扇,上為山川,咫尺之內而瞻萬裏之遙,方寸之中乃辨千尋之峻” 。其間氣象可見一斑,蕭賁可謂開啟畫扇之先河,為小品繪畫之先驅。此中亦可管窺兩宋之風貌,宋之大家,諸如李成、範寬、李唐、馬遠、夏圭盛極一時。雖有如李唐、範寬等未有小品傳世,但馬遠、夏圭確也留有山水團扇不少。《寒香詩思圖》即是馬遠真品,上有茅屋依崖而建,古樹槎枒,修竹垂秀羽,門前江平,遠岫拱白日,又有寒雀翻飛,盤空鳴嘶遠。尺幅雖小氣象凝穆,神思高闊誠可寶也。《雪堂客話圖》乃夏圭力作。“秀水塘邊起高廬,冷香凝穆客話圖。江山遠去積白羽,枯枒橫掛掩秀竹。江風微鼓動波平,蘆草掃岸發吼聲。日盡天寒江水冷,不辭披蓑獨釣徒” 。此為筆者披圖有感而作七言,其畫儼然是一詩境。筆致粗放之中隱秀逸,構圖謹嚴,崖巖之下曲徑通幽,臨水近岸更增逸韻。廬中高士客話,後園翠竹成林,側出梅樹文華畢現,遠水波岸簡筆橫掃直瀉胸中逸氣,山積白雪,霧靄彌朦,江天奇景醉人神魂。

        郭若虛《圖畫見聞志》卷一 “論古今優劣” 中以為,宋代人物 “今不及古” ,而提到其時的山水、花鳥則認為 “古不及今” 。由此可見宋時花鳥、山水發展之盛。花鳥一科宋時極倡寫生,徽宗趙佶領袖群倫,自己亦留下諸多小品,翎毛花卉,精美至極。花鳥生態極具天然,雍容華貴惟徽宗獨有,引領時賢留下一片江天。花鳥小品雖多折枝,然意境清幽,筆致精倫,常以一角而掀江天之一幕,畫雖小而意闊也。此間亦有構圖宏遠狀若山水之作,氣勢宛若巨章,皆畫者心跡之流露也... ...

        文及於此,擅賞者當不以尺幅論英雄,必從意境之中索其心跡之神遇爾。明,王守仁言:“心外無物” 以為萬物皆由心造。然畫者獨似此條,所作之境界非出之於心而何?故古人又語:“詩如其人、畫如其人,文如其人、字如其人” 等等諸一切皆為人之一心而泛於藝也。《藝概》劉公熙載有言:“藝者道之形也” 是也。畫雖有質,跡本無為,其氣象之清、之濁、之泓闊、之寂寥... ... 皆出於畫者之心胸。故賞畫之際實則與前賢心跡相交流之時也,讀懂其畫即可神交與古人。是故小品雖微亦是一片江天,氣象萬千,後之發展更是繁榮,形式之中更見有詩文跋語引領觀者一躍而遊於畫外,暢神於天地寥廓之間。余亦常作小品,山水花鳥遊於藝,樂於神,且常每畫必題以舒文華。有人言:“畫中題詩以補畫之不足” 。吾不是看,吾畫後題詩實又一次創作之為也。吾有小品《紫竹白羽圖》上有詩文:“晴窗一日幾回看,紫竹林中妙難言。清風過處蕭冷曲,紫雲見時生清寒。靈禽枝頭歌聲婉,精神到處洗肺肝”。繪畫與詩文皆是作者馳神暢情之為。吾還有一山水小品《巖岫飛流圖》有題:“胸中逸氣向高崖,閑遊踏遍十裏花。更向嶺上尋幽處,獨領雲氣餐紫霞”。此間亦為作者尋幽探秘之心境內載。

        嗚呼!小品乎,巨幛乎!識者自知矣。

        甲午年五月於倚松仙館

* 本文原載於半山畫冊。